光与色,扬州博物馆陶瓷展

唐•绿色黄色玻璃双耳罐与棕色和黄色的卷曲云模式
1974年在扬州市唐城遗址开挖,这座锅被认为是长沙窑所制造的所有陶瓷之中的珍贵宝藏,具有大号,精美的装饰和迷人的釉面。具有卷曲的开口边缘,高脖子,凸起的腹部和平坦的底部,这件具有两个对称的平环形旋钮,装饰有云朵图案和“王”字,意为“王”。它的米色陶器身上覆盖着一层绿黄色的釉面,装饰着由不同大小的棕色和绿色圆点组成的卷曲云朵,其中散布着荷叶和花朵的图案。

东汉•黄釉陶器大厦
1984年扬州市汉江区甘泉镇老挝东汉砖坟墓发掘,这座墓葬建筑是东汉建筑的缩影,作为研究形式,结构和风格的实物证据那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物。有两层楼,这座建筑在一楼开了两扇门,每扇门上都挂着一个咬着一个戒指的野兽头。它的二楼有一个五棱屋顶,前面有两个独立的窗户,外墙之间缀有一个戒指的野兽头。在两层故事之间放置了用半圆形瓷砖制成的飞檐。除了用绿色釉料装饰的窗户,门和屋檐的区域外,建筑物还覆有黄釉。

东汉•四口瓷锅
1980年扬州市汉江区甘泉镇湘乡村东汉砖窑挖掘出了岳窑早期作品的代表,以其decor ous的形状,光亮的釉面均匀,分布裂纹模式。它具有直立的边缘,具有弯曲的表面,短的颈部,弯曲的肩膀,凸起的腹部和具有凸形内部的底部。脊柱环绕其肩部区域,下面有四个对称的旋钮形状的卷曲条。浅灰色的身体装饰着浓密的亚麻布,覆盖着绿黄色的釉面。在玻璃表面上可以看到小的裂纹,而釉料的流动痕迹在锅底部是可见的。

西晋•灰陶葬花瓶
从1981年扬州市辖下的义州市徐浦镇93号汉墓出土,这个灰色陶器埋葬花瓶由四层楼组成,其中最顶层的故事是与其他三层独立制作的。五层屋顶,顶层的圆形房间坐落在一个圆形的板上,四面对称的地下,每个房子都有一个坐着的雕像,一个仆人站在旁边,一只鸟在前面架起,抬头朝向雕像。顶部的三楼在前方有一扇敞开的门,两侧有两幢具有双檐九柱屋顶的塔楼。四个圆筒形的罐子在这个地板上对称放置,其中直立六个站立的小雕像戴着帽子和长袍与对角线拼接和手持武器在右边。底层是一个圆筒底座,中间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小。题为“广陵县榆县张坪”的砖头,被发现在这个墓葬墓的坟墓中,发现了这个墓葬墓穴,“七月十日,皇康王朝七年”。

南朝•绿釉锅,鸡头喷和莲花浮雕
1972年,扬州市西湖镇海庄王庄发现,这个锅有一个小的板状开口,一个狭窄的颈部和一个圆的肚子。当一条隆起的线条围绕着它的肩膀,它的肚子被莲花瓣包围着。一只长着眼睛的鸡头,一个尖嘴喙和一个长长的脖子构成了壶的喷口,在竖立一个半圆的手柄的对面。喷嘴和手柄之间有两个对称的桥形旋钮,每个具有两个孔,用于挂绳。锅底上覆盖着绿色的釉面,下部区域可以看到流釉的痕迹。

隋朝•绿釉油墨
从前几代传下来,这款inklab的命名方式与“piyong”的形状相似,圆形古建筑被水包围。圆形inklab具有直立的边缘,底部的内侧凸起甚至高于边缘,以及11个蹄形脚。光滑的灰色红色陶器身体暴露在内部底部,而其外墙覆盖着薄而不均匀的绿色釉面,并以厚厚的线条的隆起的菱形图案进行装饰。

唐•三色陶瓷砂浆
在1958年在扬州市五台山发现,这种肮脏的砂浆在古代是一艘非常实用的船只。它有一个开口,在上端逐渐变细,肩膀稍微扩大,腹部隆起,平底。从开放到下腹部的区域被四种颜色(黄色,绿色,白色和棕色)的天然混合釉料覆盖,形成了绚丽的视觉效果。流釉痕迹不到达底部,露出白色身体的一部分,光滑,坚实而沉重。

唐•绿色玻璃平底锅与绿色阿拉伯题字
1980年在扬州市东风砖瓦厂唐代木棺墓中发现,这个壶是唐代(公元618-907年)中西文化融合的证明,其形状,铭文而装饰是西亚陶瓷的典型,而实际上在中国长沙窑。它有一个开放的卷边,直立的颈部,倾斜的肩膀,橄榄形的平坦的肚子和一个平坦的底部。四个旋钮在其两侧对称地挂在皮带上。这个罐子覆盖着绿色的釉面,这个锅子在其腹部的一边有绿色的S形云模式,而在对面,有一个阿拉伯题词,意思是“真主是最伟大的”。

唐•皮革形白色玻璃陶罐
从唐代土壤地平线到1991年扬州市文昌格东南部,这个罐子,当一个皮包的形状越来越大时,它的位置就越小,应该是由恭县县窑炉给出了其陶瓷质量和釉色。在锅的左上方,竖立着一个直管状的喷口,在底部由一个加圈环绕着,而右上方则是一个卷曲的旋钮。在顶部有一个环形手柄,底部有一个圆形底座。装饰贴花应用于盆腹部的两个相对侧,其中还装饰有简单的雕刻曲线,以模仿皮革的质感。在将白釉应用于除了基底之外的白色陶器身上之前,使用了恩戈。有光泽的白色釉料,呈淡黄色色调,具有密集布置的天然裂纹。

元•深蓝色琉璃梅花瓶与白龙图案
扬州博物馆作为扬州博物馆“最宝藏”之一,以梅花枝为功能命名的梅花花瓶或美乐花瓶具有优雅的造型,生动精美的装饰图案,醒目的纯黑暗蓝釉。瓶口狭窄,脖子短,瓶颈逐渐从颈部向下逐渐扩大,下半部分逐渐变细,最后扩大一点,形成稳定的基地。在花瓶的腹部周围,有一种称为“龙追击火球”的图案,一个凸起的头部,两个向后伸展的尖角,以及由蓝色釉瞳孔瞳孔突出的锋利刺眼的眼睛对着釉面的身体。长颈龙打开嘴巴,展现出尖锐的刺骨,用指尖拉伸四只爪子。在龙周围是四个火焰形云,每个装饰着一个小的珍珠在底部。这些云朵看起来像漂浮的珊瑚树,作为在天空中飞翔的壮丽龙的箔片,一束鬃毛沿其飞行向后流动。这种花瓶的纯黑暗蓝釉,由于高温烘烤,加入了瓷釉类,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技术的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1368-1912)。

唐•茶叶扇形枕头与枫叶模式
1980年在扬州市东风砖瓦厂开挖,这种枕头形状为中空长方体,上面有弯曲的上表面和一侧的孔。在茶叶煽动釉施用之前,其前壁和后壁附有枫叶,最后以两片身体暴露的斑点形成枫叶。寿州窑制作的这件作品除了底部还有釉面,露出光滑的灰白色的身体。

南唐•绿釉锅与手柄
从2001年扬州市郊区西湖镇沧桑砖瓦厂南唐鲁德龙墓挖掘出的这座盆地据信是由鼎窑根据其特点,身体质量和釉料颜色制成。它具有锥形的开口边缘,葫芦形的腹部,具有凸形内部的平坦底部,略微弯曲的管状喷口,组合五条的手柄,以及具有卷曲蛇形的旋钮的盖子。其灰白色的坚固身体覆盖着均匀涂抹的绿色釉料,可以看到小的天然裂纹。

北宋•绿白色玻璃香炉
从前几代传下来,这种实用的香炉以美丽,装饰的形状主要由可以分离或组合成一个的球组成。当球的上半部分被火焰形开口覆盖时,下半部分简单地用形成周围圆圈的凹陷线进行装饰。它的底座由一个支撑球和一个高环形底部的细颈部组成。其坚固的白色身材仅在外部被光泽的玉石般的绿色白色釉料覆盖。

北宋•白色玻璃六角形枕头与棕色点和雕刻花卉图案
从前几代传来,这个六边形枕头有一个稍微倾斜的上脸,其特征是六边形框架由雕刻的平行线组成,其中有12个花卉图案,每个由七个或八个棕色点组成。在枕头的六面都雕刻着矩形框架,每边一面,前后两侧装有深刻的菊花,其余的是兰花图案。所有的边线和角落都装饰着棕色的圆点。灰色的白色身体全部覆盖着除了底部的白色釉面。

元•白玻璃双凤凰壶,棕色着色
1971年从扬州市曹河河岸挖掘出的这种大型罐体,由沉重的,自由流动的线条组成的沉重,坚固的身体和装饰图案,是元州窑窑制作的代表作品之一(公元1271-1368年)。它有一个直立的开口,倾斜的肩膀,球状的肚子在下部变细,一个玉盘状的底部。在里面涂上栗色釉面,这个锅被外面覆盖着白色的釉面加上青铜色的点缀。虽然它的肩膀被花交替凤凰的图案包围,它的腹部区域在两个ruyi形框架之间有两个凤凰与拉伸的翅膀和卷曲的云彩,其间有菊花图案。凤凰画是基于双线扁平着色,致密线或点的组合,以及深棕色轮廓内的浅棕色渲染。

明•永乐蓝白锅与交织藤模式
从前几代传下来,这个酒壶,一个小开口向外扩展一点点,苗条的颈部,斜肩,凸起的肚皮和环形底座,在醒目的调色板中提供精美的装饰图案。它的细光滑的瓷体被白色的釉料覆盖起来,看起来很蓝。 “Su-ni-bo” – (被认为是从波斯引入的颜料)中的葡萄藤的模式在这个锅上被均匀地排列,在脖子上的腹部和小部分上有大的莲花。

明•永乐甜白玉釉面梨形锅,具有鲜明可见的图案
从前几代传下来,这个壶是一个优雅的梨形,其精美的,一尘不染的白色陶瓷体,覆盖着镜面光泽的甜白釉,是永乐年间最好的瓷器之一(公元1403-1424年) )。它有一个略微弯曲的喷口,一个带珍珠形旋钮的盖子,一个高基座和一个扩大的边缘。 lib边缘和手柄顶部有两个较小的环形旋钮。裸露的图案由精细,自由流动的线条组成,覆盖了这片,花朵上开满了莲花,肩膀上有四颗浮云,一双飞翔的凤凰在肚子上相互回望,尾巴被围绕与宇宙般的云彩,作为飞鸟的优雅和敏捷的箔片。在基地的外侧还有一排云和雷声图案。

清·乾隆蓝白花六叶花瓶与水果分枝
从前几代传来的这幅大型花瓶,以乾隆皇帝统治时期(1735-1795年)由官窑制作的最佳作品之一,呈现各种形式的优雅蓝色装饰图案。该花瓶具有六边形横截面,具有宽大的边框,纤细和高大的颈部,带肋的肩膀,长的腹部和具有折叠边缘的六边形底部的开口。其白色瓷体表面光滑,覆盖着釉料,光泽温和。醒目的蓝色图案在这件作品上清晰地布置:开口下方,肩部和底部边缘上的镂空图案,脖子上的ruyi形图案和开花枝条,花和果实的枝条,灵芝和桃子例如,在肚子里,六方之间有另一种不同之处。

清·乾隆茶叶扇形葫芦形花瓶
从前几代传来,这种葫芦形花瓶是景德镇官窑产品,三面铭刻在底部外表上,这意味着“清代乾隆年”。 带有装饰有凸起图案的腰带,这件作品有两个对称的长,纤细,弯曲的手柄和一个环形底座。 它的灰色黑色瓷器身体覆盖着茶叶扇形釉,其表面显示出微小的流动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