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的故事,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刀主要用于切,削、裁、割,对切割棉麻丝毛之类的细软之物就会感到不便。当人们在实践中用两把小刀相对而切,剪刀就产生了。与单边施力的刀不同,剪刀是一种通过双边共同施力于刃部将物体分割开的切割工具。从出土实物看,中国剪刀至迟在西汉已经出现,并经历了一个从弹簧剪向用支轴剪演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发生在五代北宋年间。由于剪刀从其诞生之日起从未改变过作为工具的身份,所以难以进入文人和学者的视野。这一点虽然影响了我们对剪刀具体的历史叙述,但却并不妨碍我们对剪刀在人类生活中所起作用的判断。的确,剪刀从没有在战争的舞台上扮演过叱咤风云的角色,但剪刀的发明不仅改进了人们工作的效率,而且在修剪须发、剪剃羊毛、剖剪鱼禽等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发挥了其他工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剪刀的发明是人类工具史上一个重要贡献。

第六单元:剪刀起源与演变
有人把剪刀的发明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的古代埃及。在公元前1300~前600年间的巴比伦文献及《旧约全书》中也有用剪刀剪羊毛的记载。已知最早的剪刀实物,发现于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的古希腊。从中国的文献看,剪刀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但可以佐证的实物,目前只见于西汉。中国早期剪刀为交股式,与西方的U形剪不同,应属于独立的发明。古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支轴剪。在中国,这一转变是在五代北宋之交。16世纪后,支轴剪在西方和中国都普遍使用。1761年,英国人欣许立夫在谢菲尔德市开始使用铸造方法大批生产铸铁剪。

6•1:剪刀的发明
三国谯周《古史考》把剪刀起源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但目前尚无法实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青铜器从礼器、乐器向武器、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的方向转变,一些学者指出,剪刀可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但目前能实证剪刀确凿存在的证据,是在西汉年间。有学者认为,中国剪刀源于早期的青铜削刀,将两把削刀相交,就形成了剪刀,所以古代剪刀也称“交刀”。

6•2:早期的剪刀——弹簧剪
最早的剪刀没有任何附件,整个剪刀自成一体,中间没有轴眼,也没有支轴,只是把一根铁条的两端锻成刀状,磨出锋利的刃,然后将铁条弯成“8”字,这种剪刀不用时自然张开,使用时,一按两端刀刃,就能剪断东西;一松手,剪刀刃弹复原状,就像现在的镊子一样。

6•3:从弹簧剪到支轴剪
交股屈环的弹簧剪历经一千年,人们逐渐发现它仍有诸多缺陷,比如双刃张口不大、用力不能太猛、弹性容易消退、屈环处容易折断,也不能剪坚硬和粗大的东西。至迟到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北宋时期,剪刀出现了一次重大的革新,其使用的方法不再是一按一张,而是在刀与把中间打轴眼,装上支轴,将支点移到刀与把之间。这意味着传统的弹簧剪已发展成支轴剪。支轴剪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力。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剪刀
剪刀来自于刀,却具备刀所没有的功能。刀在没有垫底的情况下难以对软性材料进行分离肢解。在这种场合下,采用双边施力的剪就方便多了。而且,与刀相比,剪刀由于双边施压,更加容易控制,能够更精确地执行意图。剪刀发明后,原先用刀费时费力的工作变得容易了。

7•1:剪刀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剪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以下这几组展品我们可以看到,剪刀出现在各种作坊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由于它的独特功能,剪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利。

7•2:剪刀里的风俗
剪刀是一种在民间风俗中引起复杂情绪的日用器物。在一些地区的传统风俗中,剪刀具有破坏、断绝等不祥的含义,所以,通常不能用作馈赠的礼物,孕妇更不能使用;然而,在另一些地区,剪刀的这些特点使它具有镇恶避邪的功能,从而能给人们带来平安与吉祥。在广东地区的新婚仪式中,凤凰剪成为新娘和新郎礼物中必备的内容。在他们看来,剪刀是蝴蝶双飞的象征,暗示着生利,寓意婚后生活的和美与富足。

7•3:走街串巷的磨剪人
磨剪子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刀剪使用久了会钝,会不合口,因此就有了磨刀匠。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常能见到走街串巷的磨刀人。他们肩扛长板凳,板凳的一头放着磨刀石,另一头搭着个麻布袋,袋里装有锤子,抢子等工具,凳子腿上拴着个小水桶。那“磨剪子来嗨戗菜刀!”清脆婉转的吆喝声和不时传来的铁皮板“呱哒呱哒”的响声,回荡在小胡同中。人们听到这种声音便知道磨刀人来了,拿出家中不好用的器具交给磨刀师傅修理。

第八单元:中国著名剪刀产地
元明时期出土的剪刀很少,反映剪刀使用已十分普及,人们不再将其当做什么珍稀之物作为随葬器物。明清以来,中国剪刀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张小泉、王麻子等制造精良的名牌剪刀。此外,安徽芜湖的澛港剪刀、山东的青州剪刀、湖南长沙的“老捞河”剪刀、贵州的安顺剪刀、苏州的张小全剪刀等,也都是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老字号地方名牌产品。

8•1:并州快剪
太原古称并州。并州剪刀始于南北朝,已有1600多年历史。并州剪刀选材精良,制作精细,以刀口犀利、钢水分明、锻造坚固而著称,史称砍骨不卷刃,剪毛不沾尘。并州剪在晋代已名扬国内。在唐、宋时代,并州刀剪的生产,有相当规模,受到文人学士们的礼赞。太原市内街道名字中,有大、小铁匠巷,大、小剪子巷,这些街巷在宋代曾经是生产剪刀的集中地。

8•2:南宋临安“钉铰作”
在古代,剪刀被称作“铰刀”。南宋时期制剪业蓬勃发展,都城临安(杭州)成为当时全国制剪中心,汇集了全国诸多能工巧匠。当时制作剪刀的作坊叫“钉铰作”。宋人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团行》条所记载的临安23种作坊中,就有“钉铰作”。剪刀制造业的发达,使剪刀成为杭州著名的特产之一,深深融入杭州的民情风俗之中。

8•3:芜湖剪刀
芜湖剪刀原产于芜湖市澛港镇,祖师是来自安徽太平的龚氏铁匠。创始于宋末元初,发展于明,鼎盛于清,是安徽传统名牌“芜湖三刀”(即剪刀、菜刀、剃刀)之一,也是清代驰名中外的中国三大名牌剪刀(即芜湖赵云生剪刀、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刀)之一。杭州张小泉的父亲张思家少时就曾学艺于芜湖澛港。

8•4:青州剪子巷
坐落在青州城里的北营街,自明末以来百姓称剪子巷。从街南头到北首星罗棋布地分布着20多家铁匠铺。当时流传着“齐家锥子任家刀,大三剪子不用挑”的谚语。剪子巷在历史长河中,曾有它的辉煌,与名牌剪刀同样闻名大江南北,彪炳史志。

Related Post

8•5:禄丰剪刀
禄丰剪刀始于清末民初,具有造型美观、耐火好、刃口锋利等特点,产品花色品种繁多,质量优良,清光绪后期即驰名全滇,由马帮驮运,畅销印支各国。1923年在云南物产赛宝会上,“胡记”禄丰剪刀获得一等奖;1965年,全国在杭州举办的剪刀大比武时,禄丰剪刀保持了“削铜如泥,剪铁不缺”的特色,刃口评比名列第一。

8•6:霍童“仁记”剪刀
清嘉庆年间(1796~1820),福建宁德霍童林家元封、元洪两兄弟南下泉州学艺,学成后回乡创办“仁记”剪刀(后改号为正仁、长仁、成仁三种)。“仁记”剪刀采用精钢锻造,在每一把剪刀的刀口上都钳有精钢,严格把握淬火火候,使剪刀刚柔并济,做到“柔者丝绸帛锦一剪到底不粘不滞,刚者铜块铁线一剪分割刀口不缺”。清朝至民国是霍童“仁记”剪刀的鼎盛时期。凭借其过硬的品质,不仅吸引了八闽各地的客商云集霍童设站收购,并通过各港口销往东南亚各国。

8•7:王麻子剪刀
清朝顺治八年(1651),一位王姓山西人在北京宣武门开设一家经营火镰、剪刀等的杂货铺,铺名“万顺号”。他本人不但会打制剪刀,而且善于经商。他将“万顺号”与质量最佳的张兴、李顺剪刀作坊合并,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这位王掌柜经常在柜台照顾售货,他脸面上的麻子特征被人们记住,被称为“王麻子”剪刀铺。随着剪刀销量日增,生产供不应求,他们收购其他作坊所生产的剪刀。他们挑选验货时以自己作坊的产品质量为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剪子一律不进货,不销售。日久天长,“王麻子”的名声“不胫而走”。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杂货店正式挂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并在现在崇文门外打磨厂东口开办了“王麻子刀剪铺”,剪刀上刻有“王麻子”作为标记,从此“王麻子”成为商标。

第九单元:张小泉和他的剪刀
张小泉剪刀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的杭州。张氏父子改变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浙江龙泉、云和的好钢镶嵌在熟铁上,并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砖磨削,使剪刀光亮照人。张小泉剪刀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而著称,并在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张小泉近记”的民用剪曾获北洋政府农商部六八号褒奖、国货展览会二等奖、1910年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二等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四等奖,名扬海内外。

9•1:从“张大隆”到“张小泉”
明朝崇祯年间,铁匠张思家从安徽黟县举家来到杭州,在大井巷口开办“张大隆”剪刀专卖店。由于采用了“龙泉宝剑”的制作工艺,把优质钢材镶嵌在剪刀刃口锻打,首创“剪刀镶钢”工艺,大大提高了剪刀的品质。张思家去世后,张小泉继承父业,将“张大隆”改名“张小泉”,并在剪刀式样、品种、规格、锋利度方面更上一层楼。

9•2:当代“张小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小泉剪刀保持了其传统特色,并在工艺、产量和质量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剪刀生产企业。通过几次大型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到目前为止,已有90%以上的工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其产品品种多,规格全,有服装剪系列、家用剪系列、园林剪系列、办公用剪系列、学生用剪系列、厨房用品系列、刀具系列等120多个品种360多个规格。

第十单元:剪刀的制造
虽然剪刀是一种很平常的日用品,然而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冷热加工几十道工序,有些工序还包含若干个小工序。故具有工艺复杂、综合技术性强的特点。从以下的工艺环节可以看出,要生产一把剪切锋利、开合和顺、手感轻松的剪刀,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0•1:在传统的剪刀作坊——以张小泉剪刀的传统工艺为例
古代的剪刀制造工艺,缺乏系统的记录。近代以来,张小泉剪刀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挖掘、继承与创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近现代中国剪刀业的突出代表。为了帮助观众了解传统制剪工艺,我们以张小泉剪刀的传统工艺为例进行分析。按传统的说法,张小泉剪刀的制作经过3个功段,72道工序,包括从搭配材料到制成半成品的23道工序,从半成品到成品的41道工序,以及做垫钱的8道工序。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其工艺流程主要由26个环节构成。由于传统的剪刀结构名称及工艺名称很不统一,多为便语俗名,为方便叙述,这里采用轻工部颁布的剪刀结构名称标准,工艺名称也采用科学的称法。

10•2:中国现代剪刀企业
直到20世纪下半叶,中国著名剪刀业仍有“北王南张”之称。张小泉剪刀有着“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信誉”,被誉为“剪刀之冠”。近年来不断开展技术更新,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出口量大增,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已有360多年历史的“王麻子”剪刀,近年来却因为种种原因日渐式微。另一方面,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新型的剪刀企业,其中广东阳江就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集团,成为当代剪刀业的一个新的中心。随着现代剪刀业的发展,中国剪刀从形状、材料、工艺、质量、品种、功用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10•3:形形色色的现代剪刀
剪刀经过漫长的演进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类型。按材质分,有青铜、白铜、紫铜、白银、不锈钢、合金等;按形制分,有双股屈环形、销钉连接开合形、铡刀形、钳子形、翘头形、弯刃形、鱼头形等。装饰工艺也各不相同,有鎏(liú)金、镀金、也有镀银、镀钛,更有錾花、刻花和铸字。随着新材料和新功能不断拓展,剪刀这一古老的发明,更深入、更广泛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定位主要为宣传和弘扬我国悠久的刀剪、伞、扇的技艺,发掘和保护传统的手工艺,同时兼顾展示和收藏。把博物馆打造成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专业特色、杭州特色、运河特色的平民化国家级博物馆,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家级专题性博物馆。刀剪剑、伞、扇属于人类文明的物质文化,是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增加行为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发明物。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展厅建筑面积2460㎡,临时展厅建筑面积1060㎡。

在保存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物背后的精神世界。比如,通过干将铸剑场景的复原,配合青铜铸剑流程模型,使观众了解青铜铸剑的流程的同时,了解铸剑背后的故事,感受铸造一把好剑对于铸剑师来说是何其重要。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方式,介绍和展现刀剪剑“物开一仞为刀,两面开刃为剑,双刀相交为剪”的独特文化。通过精致展品,观众既可以在展馆中了解刀剪剑的历史文化,也可以从生活化视角去体验民间风俗、生活趣识。

Share